禹重科技-行业知识:气相色谱仪柱前衍生化的常见方法
衍生化技术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样品中难于分析检测的目标化合物定量的转化为另一种易于分析检测的化合物,通过后者的分析检测可以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柱前衍生化的条件
首先,如果要是想在色谱中使用柱前衍生化,其衍生化反应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反应能迅速、定量的进行,反应重复性好,反应条件不苛刻,容易操作;
2、反应的选择性高,最好只与目标化合物反应,即反应具有专一性;
3、衍生化反应产物只有一种,反应的副产物和过量衍生化试剂不干扰目标化合物的分离与检测;
4、衍生化试剂方便易得,通用性好。
气相色谱常见的衍生化反应
1、酯化衍生化方法
(1)甲醇法:有机酸与甲醇在催化剂条件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有机酸甲酯。一般采用三氟化硼作催化剂,通常将三氟化硼通入甲醇配制酯化剂,因为配置过程中以放热,有一定的危险性,现在也有商品化的三氟化硼甲醇溶液可直接购买使用。
(2)重氮甲烷法:重氮甲烷可以与有机酸反应生成有机酸甲酯放出氮气。此法简便有效,反应速度快,转化率高,较少副反应,不引入杂质,但是反应要在非水介质中进行。虽然反应条件温和,但是重氮甲烷不稳定,有爆炸性、有毒,制备与使用时要特别小心。另外,酚羟基在常温下可以与重氮甲烷反应,但在0℃下可以避免酚羟基反应。
(3)三氟乙酸酐法:在三氟乙酸酐的存在下有机酸和酸可以反应生成酯,比较适合空间位阻较大的有机酸和醇或酚的酯化。
(4)其他酯化法:有时为了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需要制备甲酯之外的酯,方法与甲酯化方法类似,可以用重氮乙烷、重氮丙烷、重氮甲苯代替重氮甲烷以制得相应的酯,且这些实际的稳定性好、爆炸性小。用三氟化硼的丙醇、丁醇或戊醇溶液与有机酸反应也可以制得相应的丙酯、丁酯或戊酯。
2、酰化衍生化方法
酰化能降低羟基、氨基、巯基的极性,改善这些化合物的色谱性能,并提高这些化合物的挥发性,增加某些易氧化化合物的稳定性。当酰化时引入含有卤离子的酰基时,还可以提高使用ECD检测器的灵敏度。常用的酰化试剂有酰卤、酸酐和反应活性的酰化物。
(1)乙酰化法:标准乙酰化法是将样品溶于氯仿中,与乙酸酐和乙酸在50℃反应2-6h,真空出去剩余试剂。还可以乙酸钠为碱性催化剂,以乙酸酐为乙酰化试剂进行乙酰化反应,用于糖类分析。吡啶、三甲胺、甲基咪唑也可以作为碱性催化剂。乙酰化反应通常在非水介质中进行,但是胺类和酚类化合物乙酰化时可在水溶液中进行。
(2)多氟酰化法:常用的多氟化试剂是三氟乙酰(TFA)、五氟丙酰(PFP)和七氟丁酰(HFB),其活性是TFA>PFP>HFB。TFA和PFP的衍生物挥发性较强,而HFB的衍生物ECD灵敏度较高。多氟酰化反应时间除了取决于多氟酰化试剂的活性,还取决于目标化合物的活性。多数情况下氟酰化反应不需溶剂,但有些情况下也是需要溶剂的,此外有时还需要加碱性催化剂。
3、卤化衍生化法
在目标化合物中引入卤原子后可使用ECD检测器,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同时可以改善挥发性和稳定性,常用的卤化衍生化方法如下:
(1)卤素法:用卤素直接作为衍生化试剂处理样品,卤素的作用是加成或取代。
(2)卤化氢法:常用HCl和HBr为衍生化试剂与不饱和链发生加成反应或与羟基发生置换反应。
(3)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法:NBS是选择性很强的卤化衍生试剂,可使烯丙位的氢原子发生溴代反应。
编辑:禹重科技UZonglab
文章来源:化工仪器网
故障 |
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法 |
|
压力异常 |
无压力显示 无流动相流动 |
无法开机 |
1.电源问题:检测相应的电源配置; |
|
泵未启动 |
1.设置合适的泵的流量; |
|||
工作站未正常连接 |
仪器指示灯常亮 |
1.网线/USB线异常,更换网线/USB线; 网线:192.168.1.10; USB线:192.168.8.10; |
||
仪器状态灯闪烁 |
1.CAN线连接异常,重新插拔一下CAN线; |
|||
柱塞杆折断 |
更换柱塞杆; |
|||
泵头内有空气 |
1.溶剂脱气; |
|||
流动相不足 |
补充流动相 |
|||
过滤沉子堵塞 |
更换过滤沉子 |
|||
单向阀损坏 |
更换单向阀 |
|||
漏液 |
拧紧或更换相应漏液部件。 |
|||
流动相流动正常 但没有压力显示 |
旁路放空阀组件损坏 |
更换旁路放空阀组件 |
||
压力持续偏高/ 不断升高 |
保护柱阻塞 |
清洗或更换保护柱 |
||
流速设定过高 |
调整流速设定 |
|||
柱前筛板堵塞 |
1.在允许情况下反冲色谱柱; 2.更换筛板; 3.更换色谱柱; |
|||
流动相使用不当或缓冲盐的结晶沉淀 |
1.使用恰当的流动相; 2.冲洗色谱柱; |
|||
色谱柱选择不当 |
选择恰当的色谱柱; |
|||
进样阀损坏 |
清洗或更换进样阀; |
|||
柱温过低 |
提高温度; |
|||
工作站失常 |
1.工作站问题。更换工作站; |
|||
在线过滤器阻塞 |
清洗或更换在线过滤器; |
|||
压力持续偏低/ 不断下降 |
系统漏液 |
确定漏液位置并维修; |
||
流速设定过低 |
调整流速; |
|||
色谱柱选择不当 |
选择恰当的色谱柱; |
|||
柱温过高 |
降低温度; |
|||
控制器失常 |
维修或更换控制器; |
|||
工作站失常 |
1.工作站问题。更换工作站; |
|||
压力波动 |
泵中有气体 |
1.溶剂脱气; 2.除去泵中气体; |
||
单向阀损坏 |
更换单向阀; |
|||
泵密封损坏 |
更换密封圈; |
|||
脱气不充分 |
1.溶剂脱气; |
|||
2.改变脱气方法(使用在线脱气法等); |
||||
系统漏液 |
确定漏液位置并维修; |
|||
使用梯度洗脱 |
由于流动相粘度的变化引起的压力波动; |
|||
漏液 |
接头处漏液 |
接头松动 |
拧紧; |
|
接头磨损 |
更换; |
|||
接头过紧 |
1.拧松,再重新拧紧; 2.更换; |
|||
接头被污染 |
1.拆下清洗; 2.更换; |
|||
接头处连接管未正常连接 |
1.拧松接头,先将连接管固定或压到底,再拧紧接头; |
|||
部件不匹配 |
使用同一品牌的配件; |
|||
泵漏液 |
单向阀松动 |
1.拧紧单向阀(不必拧的过紧); 2.更换单向阀; |
||
接头松动 |
拧紧接头(不必拧的过紧); |
|||
泵密封损坏 |
维修或更换泵密封圈; |
|||
旁路放空阀组件损坏 |
1.拧紧旁路放空阀; |
|||
比例阀损坏 |
1.检查隔膜,如果漏液立即更换; 2.检查手紧接头,损坏的立即更换; |
|||
检测器漏液 |
流通池垫片损坏 |
1.避免过大的背景压力(压力降); 2.更换垫片; |
||
流通池窗破碎 |
更换窗口; |
|||
手紧接头漏液 |
拧紧或更换; |
|||
废液管阻塞 |
更换废液管; |
|||
流通池阻塞 |
重新安装或更换; |